文章频道目录
频道首页
活动目录
江南大学
田野
夏老师
杨柳风
大学生走进小学生课堂小记
大学生走进杨柳风课堂摄影观感小记
夜林捕虫
田野调查小漫谈
杨柳风课堂
昆虫日记
节后的沙龙活动
收藏
0
xian.zhang 最近修改于 2024-10-19 18:42:11

文本颜色

背景颜色

插入画图

下午跟令仪商定了国庆后的工作安排。双方有各自的教学计划和时间表,兼顾起来颇不容易,庆幸很多朋友的支持。令仪的活力也总能推进激发到这个项目。
因为安排20日晚的线上沙龙,联系参与者时,发现原来相互熟悉,最好不过了。
王晶目前在做土壤重金属处理和改良研究,涉及宜兴的镉超标红线地和鹅湖的汞超标红线地,他的老师顾明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无锡市蔬菜研究所农艺师,是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研究一线的国家级专家。
巧合的是,上次长广溪夜游活动的授课老师夏翰林,他的老师方家齐是顾前辈的同事。夏老师介绍说,从清朝的陶襄祖到解放后的顾明德、方家齐,无锡蔬菜研究所给山东寿光、江苏盐城以及安徽等地做技术支持,日本访华团也多次来无锡开展技术交流。夏老师是生态农业高级农艺师,研究领域包括:老品种保育、生态控草、病虫害控制、儿童自然教育、食农教育等。
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区农民家庭的高兆生老师,是位农田昆虫研究员,自然农法高级农艺师,痴迷昆虫动植物。独创不依赖外部农药、化肥等物质能量补给的自然循环农业方法,总结出螳螂统领多样性天敌,以虫控害及多种生态种养循环技术。2018年发明专利:《自然循环全生态高效农场及生物资源自然循环利用方法》,2022年,出版专著《一个农民的力量》。
可可,沈亦可老师,是80年代无锡老轻院毕业生,2013年起辞职加入环保公益,在贵州、山西、云南等地参与组织生态乡村、环境治理工作,2019年发起耕读大学三零生态系统研学所,2021年加入北京昌平区多元智能研究所,发起成立三零生态系统研究中心。
张浩远也是身体力行的自然农法实践者,目前在云南做种植。我们去年相识在大理,彼时跟可可一起赴云南乡村调研,浩远兄对食物和种植的严苛要求给我的印象颇深。
以上嘉宾虽然背景各不相同,却对昆虫多有研究。据我的了解,他们相互之间就某些议题也有差异化的观点,有自己的坚持。希望沙龙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的积极参与,理解昆虫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的重要作用。

对谈提纲如下:
1)课程介绍(10分钟)
2)嘉宾介绍和各自项目交流(30分钟)
3)话题(60分钟)
(1)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
(2)害虫与益虫
(3)自然循环全生态 vs 技术赋能
(4)家庭种植与日常安全饮食
4)参与者互动问答(20分钟)

文本颜色

背景颜色

内容大纲
批注笔记
节后的沙龙活动
公开批注
|
我的批注
划词添加批注或者你想说的话~
ArticleBot
主页
会议室
Git管理
文章
云文档
看板